本网讯(记者 沈文青)为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和发展,增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学习,秉承 “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共谋发展”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了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活动。11月11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在院长吕志和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军的带领下赴广州工商学院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调研活动。
参观现场(沈文青 摄)
在广州工商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辉一行人的陪同下,吕志一行参观了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办公区域、资料室、张辉名师工作室和新时代党员讲习所在资料室,工商学院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向我们展示了本科院校评估的相关资料。在张辉名师工作室中,除了看到了宽敞、讲究的工作室环境,我们也为工作室的工作交流制度所吸引和启发。新时代党员讲习所不仅是理论学习的载体更是实践学习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多功能展厅中,摆放着一台由中山大学研制的党建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够辅助学习党史知识还能为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提供便捷的服务。整个参观过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硬件建设、学院文化建设都称赞有加,纷纷表示值得借鉴、学习。
随后,双方在学术交流中心开展了教学经验座谈会。张辉介绍了学院的情况并致欢迎词,三水校区马克思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周静副教授对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建工作、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教研室建设等情况进行介绍。她表示,近年来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坚持“求是传道、正心力行”的院训,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来开展的:一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护航思想教育有效开展;二是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促进课程质量稳步提升;三是以学科建设为支撑,推动课程建设内涵发展;四是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观现场(沈文青 摄)
吕志对周静的发言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和赞许,他表示:“有为才有位!”并就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些年所发生的变化及取得的成就,谈了自己的三个感受。首先,成就的取得源于工作开展的扎实到位,细致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其次,成就的取得源于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兵强马壮,许多年轻人足以独当一面;再次,成就的取得源于教学改革举措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自己的新思路,具有自己的特色,也因此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谭献民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谭教授认为,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就的取得,主要在于把握住了三个规律:其一,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第二,教学与科研一起抓,齐头并进;第三,抓住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发展平台,凝聚了强大的向心力、战斗力和生命力。
吕志总结到,“交流同进步,分享促发展,三水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工作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启发,此番我们前来‘取经’,必将推进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的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在接下来的交流研讨过程中,双方就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本次调研活动,力求做到拓宽渠道,资源共享,博采众长。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校办学水平,给两校教师提供了解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也增进了兄弟院校间的友谊,拉进了距离,在交流和分享中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
文字录入:陈姣娣 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