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我校举办2023年第一期急救培训

时间:2023-10-24 浏览量:215
分享

本网讯(记者 蔡延伟 苏雅蓝 蔡熙衍 项一行)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10月20日—21日,后勤处邀请广州市花都区红十字会来校开展为期2天的急救培训。我校全体辅导员、保卫处全体工作人员等全程参与培训。

理论授课现场(刘昕琳 摄)

此次培训分为理论知识讲解、示范操作、现场演练三部分进行。来自广州市花都区红十字会急救救护培训师团队,采用理论学习和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重点对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创伤急救、中毒烧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心肺复苏等现场基本急救技能作了详细介绍,并现场演示了实施心肺复苏(AED使用)及解除气道异物梗阻的技术要领和操作步骤。

现场演示(潘丽宇 摄)

培训讲师通过概念介绍、现场问答、互动演示等方式,向大家讲解了心肺复苏的三大步骤——准确判断高声呼救、摆正体位规范按压、打开气道匀速吹气,建立起心肺复苏急救的理论框架。讲解完毕后,全体人员在培训讲师的带领下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操演练,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和示范,使大家更好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和AED的正确使用方法。培训讲师还介绍了创伤救护知识,展示了绷带止血、包扎、固定等相应施救方法。培训过程中,参训老师认真聆听,踊跃参与实操练习,扎实掌握操作要点。培训讲师一对一指导,提示要点、纠正错误动作,力求每一个动作标准、到位。

老师们踊跃参与实操练习(邓珂 刘昕琳 黄志杰 摄)

通过理论讲解辅导和实操演练,老师们更加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了应急救护知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培训课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不仅学到了许多有用的应急救护知识,还增强了应对各种紧急意外伤害事件的信心。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林奕丹说道,“本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十分充实。除了有地震、火灾等危险情境下自我防护的理论讲解,还有心肺复苏、创伤止血的实操演练内容。这种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亲身体验到在救护过程中的紧急性,也让我意识到了掌握救护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性。这次培训学到的救护知识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有极大的用处,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救护他人。”

此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校教师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还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主动施援的社会责任感,为强化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到预防为主,防范结合,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氛围,为安全校园筑牢防线,为平安校园保驾护航。

文字录入:党委宣传部;编辑: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