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建筑学院师生赴京参加四校联合毕业设计交流活动

时间:2025-03-31 浏览量:55
分享

本网讯(记者 林娜 陈磊)3月21日至24日,建筑学院书记陈磊、副院长吴桂宁率师生代表一行10人赴北京城市学院,参加2025年四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考核答辩与建筑学教育研讨会。本次活动以“建筑策划与空间的公共性设计”为主题,通过联合毕设答辩、学术报告会、实地调研等活动,探索建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深化跨区域建筑教育合作交流。  

活动现场(林娜 提供)

校际联动:共探建筑教育新方向

3月22日,北京城市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温州大学四校师生齐聚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正式拉开活动序幕。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温宗勇教授致欢迎辞,清华大学王丽方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维分别围绕“空间围合”与“建筑策划”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师生们带来前沿学术观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作分享(林娜 提供)

在《浅与深——空间围合的魅力》讲座中,王丽方探讨了建筑空间围合的艺术,通过分析北京传统四合院到现代住宅建筑案例,揭示了设计中“形”与“势”的关系及其对空间体验的影响。在《面向全民教育的建筑策划》中,张维表示通过细致的策划和设计,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文化的传递,强调通过前策划与后评估提升教育空间的效能和适应性,凸显了全民教育和建筑策划的深远意义。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维作分享(林娜 提供)

在随后的联合毕业设计中期答辩中,来自我校和北京城市学院、贵族民族大学、温州大学的学生依次展示设计方案。答辩导师组组长由北京建筑大学原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刘临安教授担任,导师们从设计逻辑、创新性及公共性表达等多维度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学生成果,并针对方案深化提出建议。  

建筑学院毕业生中期答辩(林娜 提供)

文化赋能:中轴线调研激活设计灵感  

3月23日,我校师生团队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展开深度调研,先后考察中山公园、太庙、景山公园及前门大街等核心节点。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教师候晓萱全程讲解,从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到文化内涵,为师生剖析中轴线建筑群的独特价值。通过实地观察与数据采集,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融合路径。  

技术驱动:智慧城市实验室展现未来图景

3月24日,师生走进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参访城市建设学部的“智慧城市实验室”与“数字建造工坊”。在实验室中,基于BIM与GIS平台的城市仿真系统、VR技术支持的“数字中轴线”建模体验,令师生直观感受科技对城市设计的赋能。工坊内展示的3D打印建筑构件、机器人砌筑技术等创新成果,更引发热烈讨论。随后的圆桌会谈上,师生围绕“跨校联合毕设协同机制”“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展开交流,共话建筑教育未来。  

参观北京城市学院智慧城市实验室(林娜 提供)

成果与展望: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到“能力生成”  

吴桂宁在总结指出,“联合毕设打破了地域与学科壁垒,让学生在真实城市问题中锤炼实践能力,这正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建筑学院将计划进一步扩大联合毕设合作网络,携手更多高校及设计机构搭建‘问题导向’实践平台,推动建筑教育向能力培养深度转型。”  

 吴桂宁总结讲话(林娜 提供)

据悉,此次四校联合毕业设计于2024年12月在广州正式启动,由我校建筑学院担任发起单位。2024年12月,四校联合毕设师生齐聚我校参加“多模态的建筑学与教育”——四校联合毕业设计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讨会。此次北京之行,为四校师生提供了新的学术碰撞与资源共享的契机,进一步拓宽了师生视野,增进了教学交流,更为建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注入了新动能。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