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美育浸润进瑶乡 非遗传承谱新篇 我校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赴连南职校开展美育浸润活动

时间:2025-05-20 浏览量:11
分享

本网讯(记者 刘明洋 陈磊)5月14日,我校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受邀赴连南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展美育教研帮扶和美育浸润活动。

活动现场(黄裕宝 摄)

工作室主持人程东玲副教授带队,团队教师刘明洋副教授以及建筑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美育活动。工作室特邀唐买社吊、唐大打十斤两位广东省级非遗传承人共同走进校园,通过非遗技艺体验、美育专题讲座等形式,为连南职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美育创新交融的盛宴。

非遗进校园:匠心传承焕发新活力

上午10时,活动在连南职校拉开帷幕。省级瑶族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大打十斤与瑶族长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唐买社吊联袂登场,通过专题讲座生动讲述了瑶族银饰錾刻、长鼓制作的工艺精髓与文化内涵,并分享了非遗技艺的职业传承之路。“每一道纹样都承载着瑶族祖先的智慧,每一件作品都是与历史的对话。”唐买社吊的讲述令现场师生动容。

两位非遗传承人作专题讲座(丰云 摄)

两位传承人现场演示了银饰纹样雕刻与长鼓彩绘工艺。职校师生与美育工作室师生分组体验,亲手制作盘王结纹样银饰与彩绘长鼓模型。“原来非遗技艺离我们这么近!”一名参与的学生兴奋地表示,“这些纹样就是我们瑶族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工作室团队教师与职校学生参加非遗制作体验(黄裕宝摄)

程东玲表示,“连南瑶族非遗资源丰富,我们与连南职校共同打造‘一校一品’特色美育体系,带领职校同学们将瑶族文化传承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成为推广瑶族文化的使者。

美育润心田:插画艺术赋能职业发展

下午,程东玲开设专题讲座《插画艺术与情感表达》,她以自身原创插画为例,展示了自己20余年的插画作品和经验,并分享了插画与文创、包装相结合的应用和实物产品。程东玲通过“瑶绣纹样现代转化”案例,演示了将传统元素以插画设计形式转化为文创产品的过程。她现场展示了工作室帮扶连南职校开发的盘王结系列文创产品,包括T恤、钥匙扣、丝巾以及陶瓷杯垫等,生动地展示了传统纹样借助现代设计焕发新生,增强了学生对瑶族文化的自豪感。

程东玲作专题讲座(黄裕宝 摄)

“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互动环节中学生朴实的提问让工作室师生深受感动。程东玲表示,“这句话是对美育浸润最好的肯定,让我们看到乡村地区学生对美的渴望。”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小赵表示,“原来美育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它还能助力我们把家乡文化变成创业资源。”

浸润帮扶结硕果 校地合作谱新章

在本次美育浸润活动中,由我校出资开发捐赠的“瑶绣+文创”教学套件将助力连南职校持续开展非遗美育课程;双方共建的“盘王结”文创产品体系已涵盖5大类100余款产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实践平台。连南职校校长潘康才表示,“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让非遗技艺走进校园,推动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程东玲表示,“美育浸润不仅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让民族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

师生展示“盘王结”文创产品(高颖彤 摄)

据悉,建筑学院自2022年6月承担与连南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基础教育结对帮扶以来,学院以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以省级本科一流课程《美术写生》与连南职校工艺美术专业开展共建。未来,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将进一步发挥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的平台优势,聚焦乡村美育与数字化赋能,运用“互联网+美育”打造“线上指导+线下工作坊”工作模式,助力连南职校建设非遗美育特色校。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