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吕欣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守正创新推动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6月27日上午,广东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暨第二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优秀论文表彰交流会在广州工商学院广州校区举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吕志及获奖教师等参加了此次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前期通过组织开展征文活动,共提交了9篇论文,其中有5篇论文获奖,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也获得优秀组织奖。
会议现场(吕欣欣 提供)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指导,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广州工商学院)、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专委会联合主办。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常务副会长张耀荣以及来自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广州工商学院)、省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专委会的相关领导、论文获奖代表等180余人出席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会人员(吕欣欣 提供)
会议交流环节,多位专家学者与骨干教师分享了科研经验。首先,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楠教授作题为《课题申报个人心得体会》报告。她结合自身学术经验和丰富案例,阐述了科研选题的关键要素与科学要求。
随后,部分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研讨交流。广东培正学院易钢教授探讨了“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广州软件学院付水英副教授交流了关于“高校思政课教育革新与教师角色担当”的思考;湛江科技学院郑华老师分享了“‘三段六环节混合教学’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经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漆小帝老师阐述了“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见解。广州工商学院宁佳鑫老师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在锻造强师、智构优课、智融教法等方面的实践。
最后,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耀荣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果,并对未来工作方向提出指导性意见。他强调,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持之以恒深耕学术、厚积薄发,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卓越形象。
文字录入:张芷妍 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