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校馆共建谱新篇 协同育人促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共建“思政+党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

时间:2025-07-09 浏览量:33
分享

本网讯(记者 付臣毅)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校馆合作,构建“思政+党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7月8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与鸦片战争博物馆签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并完成基地授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吕志、校团委书记王羽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签约仪式现场(曹明宇 摄)

鸦片战争博物馆副馆长唐立鹏对我校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此次共建是馆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举措,未来将结合高校思政教育需求,优化展览讲解、研学活动等内容,共同打造高质量的思政实践教学品牌项目。

签约仪式上,吕志表示,鸦片战争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学校思政课提供生动的实践课堂,帮助青年学生在历史感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双方围绕构建“思政+党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确立了以下重点目标:打造协同育人平台,整合博物馆红色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构建“理论教学+实践体验”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创新教育模式,开发“行走的思政课”特色项目,将党建活动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增强育人实效;培育特色品牌,共同打造“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等品牌活动,提升思政教育感染力;深化理论研究,联合开展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课题研究,形成可推广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校馆定期会商、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制度保障,确保协同育人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曹明宇 摄)

王羽表示:“此次共建是提升“大思政课”的关键举措。我们将充分利用博物馆历史实物资源和情境化优势,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随后,双方代表共同参观了鸦片战争博物馆。大家深入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史。参观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共建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素材,未来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参观虎门销烟展览馆(曹明宇 摄)

此次签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党建共建、院团联合建设“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等方面扩大覆盖面迈出新步伐,为思政教育注入深厚历史底蕴与实践动能。未来,校馆双方将围绕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志愿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校馆党建共建,双方将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路径和“思政+党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文字录入:张芷妍 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