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吕欣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思政课教师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7月9日至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团队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实践研修活动。本次研修以实地考察、现场教学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索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效融入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开班明志 理论强基
10日上午,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潮州举行。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陈岸涛教授,韩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童贤东副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吕志及21名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现场(吕欣欣 摄)
陈岸涛教授在开班致辞中指出了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能力。他表示,信仰的坚定性离不开理论的说服力,理论的深刻性又为信仰提供坚实根基。教师要将这种深度结合形成的坚定信仰,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与引领力,真正实现铸魂育人。
吕志院长聚焦“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主题,对在场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他强调,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在于筑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功底。本次研修的核心目标之一,正是助力教师将教材体系创造性转化为高质量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吕志院长发表讲话(吕欣欣 摄)
童贤东副院长作《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的专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背景、目标意义、现状分析、面临挑战及实践路径,探讨了如何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有机衔接,以提升教育实效性。讲座兼具学理深度与实践温度,为本次实践研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发了学员们的共鸣与思考。
红迹铸魂 初心如炬
实践环节,教师团队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探访了多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地标。11日上午,教师团队赴汕头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等地开展学习。老师们通过现场观摩丰富史料、聆听英烈壮举,深切体会到革命斗争中先辈们的非凡智慧。
教师团队参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吕欣欣 摄)
11日下午,教师团队赴周恩来同志活动居址及渡海处开展学习。在此,老师们实地感悟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复杂险峻环境中展现出来的卓越政治智慧,深刻感受革命家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
12日上午,教师团队前往彭湃故居,参观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重温早期革命政权筚路蓝缕、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参观学习后,老师们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而且是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
教师团队参观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吕欣欣 摄)
实践赋能 铸魂育人
本次暑期研修活动,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与深刻的现场教学,教师团队感悟到粤东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光辉的革命传统和伟大的奋斗精神。活动不仅进一步坚定了教师们的文化自信,增强了历史主动精神,而且为思政课堂注入了鲜活的历史素材和情感力量。参加此次活动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将着力深化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互促,打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特色思政课堂,切实提升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实效。
文字录入:张芷妍 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