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城理青年行】我校“赤韵雅味”实践团:以青春之力助推 “百千万工程”,赋能雅韶文化振兴

时间:2025-07-15 浏览量:14
分享

本网讯(记者 许梦瑶 陆慧妹)为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我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学院承接共青团雅韶镇委的“雅韶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展示内容收集整理”项目,专门组建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赤韵雅味”实践团。依托镇团委搭建的平台和任务指引,实践团于7月6日至12日,深入阳江市雅韶镇雅韶村,以专业技能为依托,深入挖掘雅韶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化振兴新路径,完成了雅韶村历史文化展馆内容收集整理工作,为“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综合实力贡献青年力量。

深挖文化根脉,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实践团抵达雅韶村后,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团队第一时间与乡村振兴驻雅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郑光锐对接,获取《雅韶镇志》《谭氏族谱》等资料。随后,团队实地走访了韶雅乡农会旧址、谭氏宗祠、雅韶十八座古村落等文化地标,通过文献研读与实物考察相结合,系统梳理了雅韶镇的红色历史、宗祠文化和建筑特色。郑光锐队长介绍了雅韶十八座古村落建筑,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并认识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对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特色镇村建设的重要性。

实践团走访雅韶村(陈秋婵 摄)

为弘扬传统文化,团队成员深入雅韶,用镜头记录古建筑风貌,并走进村民家中,收集村民口中的历史记忆。这份调研结果,精准对接了“百千万工程”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深挖地方特色资源、筑牢发展根基的要求,为后续系统构建雅韶文化展示馆奠定了基础。

整合多元资源,构建特色文化展示体系

基于调研,实践团聚焦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系统构建了“雅韶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体系。团队对三大核心板块进行深度整合与提炼,“风土馆”系统梳理雅韶十八座建筑艺术、经商文化、雅韶起源及“无谭不成校”的崇文重教传统。“人文馆”梳理谭氏家族谱系脉络及精神传承。“兴业馆”整合雅韶镇地图、研学资源点及周边村落分布,勾勒出产业发展与区域联动脉络。

实践团整理资料(许梦瑶 摄)

实践团成员通力协作,将海量调研数据和图文影像融入“风土馆”“人文馆”“兴业馆”的设计框架中,初步完成了展馆体系规划,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与创新性表达,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文化样板。

描绘发展图景,书写“百千万工程”新答卷

实践团将实践成果与“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着力描绘雅韶文化振兴的新图景。随后,实践团奔赴阳江漆器博物馆等地,捕捉自然生态与人文风物交融的瞬间,为文化展示增添视觉形象。团队通过前期调研与文献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雅韶的地理风貌、教育特色及区域发展图景。

从红色历史到宗祠传承;从古建智慧到淳朴民风,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文化资源是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此次实践形成的成果,旨在为雅韶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提供可操作的具体方案。以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百千万工程”大局,让古韵雅韶焕发新光彩,为壮大县域综合实力、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注入持久文化动能。

“赤韵雅味”实践团以青春之行,勇担时代使命,不仅为雅韶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而且以实际行动为坚定文化自信,服务“百千万工程”这一城乡发展新引擎贡献了力量,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文字录入:高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