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肖栋梁)8月12日至15日,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在贵阳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贵州民族大学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承办。本次研讨会以“AI赋能土木工程教育”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研讨会核心环节——青年教师说课竞赛中,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教师李巍荣获全国二等奖、肖栋梁荣获全国三等奖,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实力。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季静教授带队参会并指导竞赛。
我校参会团队(承办单位 摄)
本届研讨会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特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20余位专家,就“AI+课程改革”“生成式智能设计”“虚拟仿真教学”等前沿方向作专题报告。在说课竞赛环节,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百余名教师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三位教师(李巍、肖栋梁、彭程纬)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全部晋级决赛。
李巍以“AI赋能 厚‘土’培基:工程问题驱动的《土力学》课程创新实践”为题进行说课,系统展示了如何将AI技术深度贯穿于从内容重构、过程实施到考核评价的教学全过程,通过把重大工程案例转化为可交互的思政育人情境,为培养“懂理论、强实践、能创新、负责任”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有力的支撑,获评审专家高度认可。
李巍说课现场(承办单位 摄)
肖栋梁以“AI赋能结构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说课,立足矩阵位移法与结构动力学课程,围绕“三高困境”提出分阶段进阶式力学思维培养方案,将AI技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结合虚拟仿真、物联网监测实验、数字孪生平台等,实现从理论到工程的闭环教学。课程融入工程案例与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与家国情怀,教学模式创新性强,成效显著,获得评审专家一致好评。
肖栋梁说课现场(承办单位 摄)
彭程纬针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通过举例展示了如何将AI工具与课堂教学结合:如用AI编程解决高层结构设计中的流程化计算问题,利用智能体进行标准规范的检索与学习等,同时将实际工程遇到的问题融入到课堂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讲课内容获得了各同行教师的高度关注。
彭程纬说课现场(承办单位 摄)
全国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说课竞赛是土木工程专业规模大、水平高、公认度强的一项高层次教学赛事之一。在季静院长的悉心指导下,我校教师团队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流高校教师同台竞技,最终斩获全国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的优异成绩(其中,一等奖比例3%,二等奖比例13%,三等奖比例40%)。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全国200余位教师参与,为土木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说课竞赛获奖证书(承办单位 摄)
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和激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竞赛,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教师培训和专业交流中的促进作用。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和比赛为契机,继续加强教学研讨和实践教学的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文字录入:杨文娟 土木工程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