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黎雪)8月25日,“2025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应用赛道决赛答辩在东莞圆满落幕。决赛采用线下答辩形式,由来自全国八大赛区的高校教师与vivo公司专家组成的10人评审团共同评审。35支决赛队伍最终决出一等奖5队、二等奖10队、三等奖20队,并评选出蓝心设计奖1队及蓝心创新奖1队。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派出的学生队伍在本次竞赛中表现优异,与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同台竞技,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及蓝心设计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AIGC技术基础与卓越的创新应用能力。
一等奖获奖名单(黎雪 提供)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hina Collegiate Computing Contest,简称C4)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于2016年创办。第二届(2025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由南开大学与vivo公司联合承办,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协办。该竞赛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以vivo自研通用大模型矩阵为技术底座,助力AIGC应用创新和内容创作,携手青年开发者共同推动大模型前沿技术快速发展,实现AI普惠应用。本届竞赛共有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同台竞技,竞争激烈。
为备战本次竞赛,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倾力支持,通过举办系列专题指导,全方位提升参赛学生的AIGC技术应用能力与学术写作水平。在数月的高强度备赛周期中,导师团队全程护航,学生积极投入、精诚协作,最终历经多轮严格评审成功突围。
荣获全国一等奖的团队由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黄英源、刘梓源、吴君瑶、方伟铠、谢林峰五名同学组成。在黎雪与邹云松老师的指导下,团队针对赛题提出创新性设计与模型微调方案,深度挖掘AIGC技术在描绘未来蓝图中的巨大潜力,其解决方案在实用性、创新性与设计完成度等维度均获得评审专家高度赞誉。
学生领取全国一等奖(黎雪 提供)
参赛作品海报(黎雪 提供)
学院参赛团队通过运用蓝心大模型矩阵API,专为儿童、家长及教师量身打造了一款绘说绘画软件。该软件以vivo蓝心大模型作为“大脑中枢”,辅以妙笔生画模型进行背景渲染,将小朋友的涂鸦变成动起来的故事角色,帮助小朋友愉快地学英语。蓝心大模型作为核心引擎,通过专属Prompt模板精准定位“儿童助手”角色,采用“童趣”语言风格与幼儿互动,同时提炼关键词以供妙笔生画生成角色背景,并优化剧情文本,有效弥补了传统绘画工具互动性不足、语言学习缺乏真实情境的短板。借助Grounded-SAM-2技术,软件可快速分离手绘角色,再通过Animated Drawings实现角色动作绑定,Skyreels-V2引擎则负责编排生成英语情景动画,不仅有视觉高亮、语音跟读等功能,而且还支持智能更换背景,带来沉浸式教育体验。
核心技术路线(黎雪 提供)
学生领取蓝心设计奖(黎雪 提供)
赛后,参赛学生刘梓源表示:“感谢队员们的辛勤付出和黎雪老师与邹云松老师的鼎力相助。每当项目陷入瓶颈时,总有两位老师及时为我们指点迷津。这段共同熬夜、协力破局、最终捧起奖杯的时光,将成为我们珍贵的记忆。”
文字录入:姚淑姬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