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郭韵焓)为帮助2025级新生尽快了解并高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奠定大学阶段学习研究与自主学习的坚实基础,8月23日至9月12日,图书馆联合各学院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面向新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系列讲座。本次活动累计为12个学院、4887名新生带来了22场内容丰富、讲解生动的入门培训,讲座创新性地采用“一院一策”的定制化模式,为各学院量身打造讲座内容,重点推介与其学科专业高度匹配的馆藏资源与服务,获得了各院系师生的广泛好评。
讲座现场(图书馆 提供)
讲座由图书馆6名学科馆员主讲,内容系统全面,贴近新生需求。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开放时间、借阅规则及各楼层功能布局,帮助同学们对这座“知识宝库”建立起初步的认知框架。
针对同学们最为关心的学习空间和文献资源问题,讲座详细推介了图书馆提供的多种学习空间,并系统梳理了馆藏纸质文献的规模、分类与查找方法,引导新生们从大一时期便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本次讲座的重点是引领新生探索浩瀚的电子资源世界。馆员向新生们介绍,图书馆拥有庞大的数字馆藏,包括138.38万册电子图书,并开通了43个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其中涵盖了中国知网(CNKI)、超星、锐思(RESSET)、51CTO等知名学术平台,内容覆盖文、理、工、艺等专业学科领域。馆员通过现场演示,生动讲解了如何访问这些数据库、如何进行关键词检索、如何筛选和下载文献等实用技巧,将“信息素养”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能力。
通过此次系列讲座,新生们不仅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有了全景式的了解,更初步掌握了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技能,讲座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新生的真实获得感中。来自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李同学分享道:“通过老师的讲解,图书馆在我心中从一个‘借书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学习的万能钥匙’。我尤其对51CTO学堂这个数据库感兴趣,计划尽快去实践一下,为我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这堂‘信息素养第一课’让我对未来的大学学习充满了信心。”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是学子们求学路上的重要驿站。本次信息素养入学教育是图书馆服务育人、知识育人的起点。本学期,图书馆将继续线上线下,推出更多专题培训与活动,持续助力我校读者的教学、科研与学习成长,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文献信息保障。
文字录入:郭韵焓 图书馆;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