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高睿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9月27日,我校在行政楼703会议室组织开展2025-2026学年新教师培养校本培训。学校80余名新入职教师参加。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张星明主持。
会场现场(许晗星 摄)
党委书记杜小明致辞(许晗星 摄)
学校党委书记杜小明代表黄震宇董事长、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对新教师加入广州城理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他讲到,“感谢你们选择了广州城理!热烈欢迎你们成为志同道合的城理人,有志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道走好教育强国之路;衷心祝贺你们成为立德树人的城理人,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真诚祝福你们成为携手追梦的城理人,我们一同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与学校建设发展共进共荣,与青年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担当使命、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追求卓越,传承华工基因,学习企业家精神,为把我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长苏成作报告(许晗星 摄)
校长苏成作《融入学校发展格局,共筑育人使命担当》主题报告,报告分为高等教育发展、学校建设发展及教师使命担当三个部分。苏成从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背景切入,分析了广东省民办高校的现状与未来挑战。他系统介绍了学校转设更名以来的发展历程、学科布局与学生规模,并指出当前学校正处于迎接合格评估和谋划长远发展的关键阶段。
“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走特色化、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围绕未来发展,他强调,学校重点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两大战略,全面构建专业学院、产业学院纵横交织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生态,切实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新教师应明确职业发展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努力提升自我,成为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全身心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地将个人成长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共同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贡献力量。
副校长魏德敏报告(学生传媒中心 邵丽新 摄)
学校副校长魏德敏结合四十年教学经验,以教师职责、科学精神、读书重要三个方面作《立德树人,做新时代的优秀大学老师》的主题报告。魏德敏强调,优秀教师首重师德,应以身作则,用仁爱之心关爱学生成长,真诚对待学生与知识。她提出,要善于化繁为简,注重课堂实效,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她鼓励教师保持“怀疑”精神,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真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并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面对人工智能挑战,她建议教师聚焦教学设计与思维启发,超越单纯知识传授。
魏德敏特别指出,教师要注重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通过广泛阅读,跨越学科界限提升综合素养。新教师应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
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主任张郡报告(学生传媒中心 邵丽新 摄)
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主任张郡作《学校章程与内部治理》主题报告,阐述了章程是大学之“根本法”,是治校的总纲领,强调了章程与学校治理之间的联系。并提醒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文明礼仪规范,展现教师的良好形象与风貌。
教务处处长张星明报告(学生传媒中心 陈家荣 摄)
教务处处长张星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报告。张星明强调,学校正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核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依托产业学院实施“双院育人”,创新推进主辅修双学位、微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措施,取得良好成效。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学校将通过系统培训与专项支持,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他鼓励新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创新实践,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事处副处长胡杜泽报告(学生传媒中心 陈家荣 摄)
学科与科技处处长林洪报告(学生传媒中心 陈家荣 摄)
图书馆馆长郭培虹报告(学生传媒中心 陈家荣 摄)
人事处副处长胡杜泽、学科与科技处处长林洪、图书馆馆长郭培虹就人事政策、科研政策和科研项目申报、图书资源和期刊投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新教师培养是我校助力新教师实现从“站上讲台”到“站好讲台”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持续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助力教师成长与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文字录入:高睿一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