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建筑学院2022级师生赴山西开展“筑梦山西,古韵今辉”建筑专题调研学习

时间:2025-07-02 浏览量:44
分享

本网讯(记者 刘明洋 刘佳琼 陈磊)6月23日至6月29日,建筑学院2022级建筑学专业102名学生在4名专任教师带领下,赴山西开展“建筑专题调研”实践课程,以“筑梦山西,古韵今辉”为主题,对山西四个地市开展为期七天的古建筑专题调研。此次古建筑探索之旅,通过实地考察,深化三年级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建筑学院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生动实践。

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其丰富的古建筑遗产横跨多个历史时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2022级师生调研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山西省博物院、大同城墙与九龙壁、华严寺、云冈石窟、王家大院、平遥古城、镇国寺、双林寺以及晋祠等十余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从北魏的雄浑到明清的精致,每一处都留下了建筑学子探寻的脚步和敬畏的目光。

在山西省博物院,同学们系统学习了山西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为后续的实地调研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大同城墙与九龙壁前,他们感受到了明代城防建筑的坚固与琉璃艺术的绚丽。华严寺和云冈石窟则让同学们领略到了佛教建筑的庄严与石窟艺术的精妙。而王家大院和平遥古城,则展示了晋商文化的繁荣与民居建筑的独特魅力。在镇国寺、双林寺和晋祠,同学们更是深入研究了唐宋木构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艺术价值,体会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调研现场记录建筑特点(王乐雅 摄)

调研过程中,学生们分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们手持画笔,在云冈石窟前描绘北魏石窟的形制特点;他们架起相机,捕捉王家大院的空间组织与防御系统;在晋祠,他们围绕圣母殿,仔细观察其建筑细节,感受宋代建筑的独特韵味,并通过讨论和交流,深化了对古代建筑结构的理解。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与敬畏。

“建筑专题调研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魅力与价值。”2022级建筑学专业彭裕为同学感慨地说,“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传统建筑文化的重任。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希望能够深入研究传统建筑,汲取其中的智慧,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理念融合,创造出更多既具现代功能又饱含文化底蕴的建筑。”调研团领队刘明洋副教授表示:“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建筑创作的灵感源泉。山西保存有全国70%以上的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这为我们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建筑学院2014年至2019年连续六年组织大三学生前往山西进行建筑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写生、讨论和交流,学生们能够直观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这次山西之行不仅让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专业使命感。”

刘明洋为同学们作讲解(刘佳琼 摄)

学生摄影组图(刘佳琼 提供)

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开展专题调研期间,师生团队还通过摄影快闪活动,创作“百门百福”摄影作品,用光影构建古城独特的基因密码,开展了一场颠覆传统的建筑教学实验。摄影快闪活动创意来自建筑学院《建筑摄影》课程负责人刘佳琼副教授。师生团队通过拍摄采集“一门一人一福”标准化影像,以“摄影快闪”作业形式,构建起建筑类型学与人文叙事的立体对话,组成了“百门百福”专题摄影作品集。这场以镜头为解剖刀的教学实验,不仅解码了晋商建筑的空间密码,更探索出建筑教育中技术理性与人文感知的融合新路径。刘佳琼表示,“我们通过借鉴德国著名摄影家、摄影教育家贝歇夫妇的摄影手法,采用建筑摄影类型学的调研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研究能力,更在创新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同学们对此展现出浓厚兴趣,参与积极性极高。”

“建筑专题调研”是建筑学院的特色课程之一。实地调研结束后,学生们将整理调研作业,形成专题报告,并举办调研成果展览。为开展好本次专题调研学习,建筑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课程教师团队对专题调研活动做了精心设计和大量准备工作。6月20日上午,建筑学院书记陈磊、副院长吴桂宁参加2022级学生建筑专题调研出征仪式并为调研团授旗。此次调研团团旗由2022级建筑学2班郑善欣同学设计,涵盖了晋祠圣母殿、云冈石窟穹顶莲花纹、平遥古城城墙、应县木塔等与本次调研相关的元素。陈磊表示,时隔多年再次前往山西开展古建筑调研,当地的交通、环境、城乡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希望师生们在调研过程中认真感悟新时代的发展成就。

陈磊、吴桂宁为调研团授旗(刘佳琼 摄)

此外,为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调研期间的纪律教育管理工作,建筑学院党总支成立了调研团临时党支部,由党员教师刘佳琼副教授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七一前夕,师生党员在平遥古城调研期间参观了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在“初心·使命”“城市·解放”等展室内,学习《新青年》《向导》周报以及抗战胜利、各大城市解放当日的报道等红色报纸珍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建筑专题调研课程,传承红色基因。

师生党员学习红色报纸系列展(刘佳琼 提供)

据悉,建筑学院以“全过程、多元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以项目为主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1142”应用型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此次“筑梦山西,古韵今辉”建筑专题调研是学院第七次组织三年级学生赴山西开展调研,同时也是学院课程和实践融合育人的重要举措。山西古建筑专题调研不仅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建筑文化的大门,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调研形成的优秀作品还将参与广东省“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文创项目开发,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