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豆芹兰 温喜娇 何洁怡 莫菲菲)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我校学子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7月7日,外国语学院组建的共建“幸福九潭”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带着精心设计的美育课程走进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九潭村,开启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支教之旅。实践团针对城中村子女的教育需求,精心设计了系列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帮助乡村孩子们开阔视野、培养兴趣,用青春的热情和知识的力量,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开课仪式现场(樊艳琴 摄)
7月7日上午,实践团前往九潭村流书社党群服务红色驿站二楼举行开课仪式。秀全街社工站刘思颖、罗宇航、蔡汶芳和团队师生、小朋友一起参加了仪式。仪式上,团队队长何洁怡、李嘉盈和莫菲菲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及课程安排;随后,由各课程授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与志愿者们积极互动,对即将开展的课程充满期待。开课仪式的顺利举行,标志着本次暑期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实践团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美育课程中,为孩子们带来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绘画与手工课程
开课仪式结束后,由实践团的绘画与手工志愿者老师陈舒苒、冯子晔为15名小朋友带来趣味手工课程,通过示范教学,指导孩子们将蛋糕盘裁剪成水母头部形状,使用剪刀或铅笔在蛋糕盘边缘打孔,并用麻绳制作触手。小朋友们还发挥想象力,用黏土制作了水母的眼睛和嘴巴,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水母作品。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更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
绘画与手工授课(樊艳琴 摄)
音乐课程
7月7日下午,由实践团的音乐志愿者老师孔乔彤、张妙涵为14名小朋友带来了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通过分段教学帮助孩子们学会英文儿歌《Apple tree》及其相配合的手势舞蹈。志愿者老师采用趣味互动的方式,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敢地站在舞台上展现自我。孩子们在轻快的旋律中载歌载舞,既感受了音乐的魅力,也积累了对表演的自信。这不仅是简单的音乐教学,更是小朋友们展现个性、培养艺术素养的珍贵体验。
音乐授课教学(樊艳琴 摄)
书法课程
7月8日上午,由实践团的书法志愿者老师胡奕、胡瑾睿为14名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的书法之旅。本次课程围绕《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花果山”等内容展开教学,不仅让小朋友们掌握了这些字的书写方法,同时也感受了笔画的起承转合,仿佛走进了西游的世界。此外,他们还聆听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等西游故事,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经典故事的魅力,收获满满。
书法授课教学(王金淼 摄)
舞蹈课程
7月8日下午,由实践团的舞蹈志愿者老师王婷、应哲昊带领15名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DADDY”舞蹈之旅。本次课程围绕这支舞蹈展开教学,不仅让小朋友们感受舞蹈的活力,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课堂上,小朋友们认真学习动作,分组练习时还会互相纠正,格外有爱。课堂结束时,大家都能跟着音乐舞动,还有人自告奋勇拍了“直拍”视频。丰富的互动和自由的表现空间,让小朋友们在舞动中收获了快乐,也感受到了协作的温暖。
舞蹈授课教学(王金淼 摄)
朗诵与表演课程
7月9日上午,由实践团的朗诵与表演志愿者老师郎文菲、孙坤嘉带领15名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朗诵与表演课程。课程围绕朱自清的《春》《背影》、戴望舒的《雨巷》及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展开教学,旨在提升小朋友们的朗诵水平与表演能力。课堂上,孩子们跟着老师的引导投入地朗诵、表演,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语言与表演的魅力。这门课程不仅让小朋友们掌握了基础的朗诵与表演技巧,更在一次次展示中增强了表达自信。
朗诵与表演授课教学(樊艳琴 摄)
支教路上,步履不停,终会遇见繁花满径。共建“幸福九潭”实践团在支教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教育的重量与温度,团队的组织沟通能力和教学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更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与成长。九潭村的小朋友们在暑期“三下乡”美育课堂中展现出蓬勃的学习热情,他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里汲取丰富的课外知识,让这个夏天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文字录入:韦晓燕 外国语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