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陈子皓)7月2日至13日,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e家天使”实践团走进花都星语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本次活动聚焦“科技助残+非遗传承”主题,团队立足计算机专业优势,依托现有大模型平台,定制打造面向特殊儿童教育场景的AI智能体,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融合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实际应用,让科技成为温柔而坚定的助力之手。
志愿者在给小朋友们上AI互动体验课(陈子皓 摄)
从“AI讲故事”“幻想画进化”到“语音识别互动”“情境角色扮演”,实践团倾力开发的AI互动体验课程以趣味化的方式提升特殊儿童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与情绪认知能力。活动中,孩子们说出关键词,AI便能生成画面并续写故事,从而创作出一幅“高级插画”。这些作品,不仅是科技与童真的交汇,而且更是孩子们潜能的绽放。活动中,打破了孩子们的沟通壁垒,让每一位孩子能够在互动中被倾听和被理解。
AI生成图案灵感与图像识别反馈机制(陈子皓 提供)
非遗工艺教学中,团队运用AI生成图案灵感与图像识别反馈机制,辅助特殊儿童理解和改进掐丝珐琅等传统技艺。8日下午,孩子们与志愿者将此前课堂上亲手完成的马赛克灯罩、掐丝珐琅饰品等创作成果进行“AI非遗·爱心义卖”。售卖现场,孩子们自信地介绍作品,不少市民驻足观赏并购买,大家纷纷表示:“没想到这些作品是由特殊儿童创作的,还有AI技术的参与,真的非常有意义。”
“百千万工程”的核心,是以民生为念,“e家天使”实践团的行动,是用技术回应真实需求。正如带队的樊一眉老师所说:“我们希望通过AI技术的有机融入,为特殊儿童带来陪伴感与参与感,而非只是功能性工具。”此次活动,“e家天使”实践团倾注的理解与努力,能够为“星星的孩子”点亮一束束希望之光。他们的微光,终将在科技与关爱的交汇中,汇聚成星海,照亮孩子未来的路。
文字录入:李浩亮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