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城理青年行】“萤光筑梦”实践团:“五育”并举润乡土,红色星火照童心

时间:2025-07-24 浏览量:12
分享

本网讯(记者 严志洋 邹锦扬 谢玮禧)7月13日至20日,珠宝学院“萤光筑梦”实践团在古寨中学圆满完成为期七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围绕“赋能成长,点亮希望”主题,精心设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课程,为学生们带来了一段充实难忘的学习旅程。

古寨中学校长谢永理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对“萤光筑梦”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留守儿童群体虽然面临父母陪伴的缺失,但始终受到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他希望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与大学生志愿者共同探索知识、畅谈梦想、树立理想。在实践团圆满完成实践活动后的总结表彰大会上,谢永理高度赞赏了实践团开展的科普实验、艺术课堂等活动,勉励同学们珍惜时光、树立目标、认真学习,不负时代与父母的期望。

红心铸魂映初心,薪火相传育新人

实践团将红色教育贯穿支教全过程,以多元形式厚植爱国情怀。在红色系列活动中,以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保卫黄河》、升旗仪式、鉴赏红色影视《长津湖之水门桥》等,通过不同形式与体验,激发同学们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让感恩之心与红色情怀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把丰富多样的活动带进课堂,引导孩子们深刻感悟爱国情怀,让红色信仰深深扎根于童心。实践团还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教授手势舞《听我说谢谢你》,孩子们用灵动的指尖舞动,生动演绎出“用红色基因传承,用爱心种子破土”的温暖意象,并自发向志愿者比出爱心,实现了红色传承与感恩教育的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红色教育活动(麦宝怡 李晓蓝 摄)

美育润心培素养,巧手慧心探真知

在传承文化、激发创意中,实践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设计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解码脸谱色彩”、制作“扭棒生花”“植物拓印”“巧手折纸”等,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收获技能,点燃热爱,将行动力与创造力作为成长的底色,不仅培养专注与耐心,更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艺术创造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意在成长中留下鲜活印记。

美育创作现场(麦宝怡 李晓蓝 摄)

科普启智燃梦想,实践慧心育素养

实践团以科普与协作教育为核心,让智慧与协作能力成为同学们的“认知望远镜”,设计“生活中的物理”、制作空气炮、气球爆炸等实验,激发同学们内在好奇,点燃探索热情,锤炼体魄意志与协作能力。互联网科普筑起信息素养防护网,引导同学们安全上网,让他们在欢笑中提高警惕,望向更远的星辰大海,让他们成为未来科技创新中的后备力量。课程在趣味实验中叩开了科学世界的大门,更在多样的团队活动中学会了沟通配合、主动表达与灵活应变,让科学思维与协作能力在实践中同步提升。

互联网科普、物理课堂(麦宝怡 李晓蓝 摄)

体舞并进显活力,艺术涵养润心田

实践团将舞蹈、音乐、少数民族艺术体验、趣味体育课融入实践中,通过讲解并领学手势舞,让他们用肢体语言构化情感的微妙流动。新颖的视角、大胆的形式、出人意料的组合,打破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让大脑跳出舒适区,看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不同观点和生命的状态,让他们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艺术课堂(麦宝怡 李晓蓝 摄)

从初遇的羞涩到离别的不舍,从红歌课堂的嘹亮歌声到科学实验的惊奇发现,从手工创作的专注身影到体育场上的协作奔跑,再到颁奖台上的荣耀时刻,实践团七天的支教之旅,构建了“红色铸魂、美育润心、科普启智、体劳并进、协作赋能”的生动立体教育场景。实践团所有成员每节课都陪伴在同学们身边指导,教室后方的黑板报焕然一新:精心装饰着阳光、星星、花朵等图案,并陈列了同学们在手工课折纸、科学实验等课程中的优秀作品,为他们定格了成长瞬间。

结课仪式(麦宝怡 李晓蓝 摄)

萤光虽微,聚力成炬;星火虽小,终可燎原。“萤光筑梦”实践团以青春热忱浇灌乡村沃土,为孩子们架起通往知识、能力与情怀的桥梁,助力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展翅翱翔,让奋斗精神生生不息,用希望之光照亮未来征途。

文字录入:熊涛 珠宝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