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电气工程学院召开新能源与新型配电网现代产业学院推进研讨会

时间:2025-07-29 浏览量:17
分享

本网讯(记者 李杰辉)7月25日,电气工程学院于B6-403召开新能源与新型配电网现代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产业学院”)工作推进研讨会。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杨向宇、党总支副书记符红勋、副院长沈娜及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围绕产业学院专业课程设置、学分置换政策、产业学院招生和选拔方案等核心议题展开,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产业学院推进研讨会现场(李杰辉 摄)

会议首先探讨产业学院校企课程共建范畴。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产业学院将开设“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实训”“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课程,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则覆盖“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风力发电技术与应用”“储能技术与应用”“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等课程。沈娜表示,校企共建课程需整合双方优质资源,让课程内容更精准地对接产业发展实际,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切实提升专业技能,助力学生构建与行业需求同频的知识体系。

专业负责人介绍产业学院课程设置(李杰辉 摄)

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课程衔接不畅、企业工程师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会议提出两大改进措施,一是优化课程大纲,强化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契合度;二是采用线上授课等灵活形式,提升企业工程师教学积极性。在产业学院的招生机制方面,学院计划面向2022-2024级学生进行招生,根据已经制定的招生条件与流程,每年招收40人。

为保障产业学院大四学生的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会议进一步明确学分置换政策,允许学生以企业岗位实习置换专业实训课程、毕业实习等课程学分。同时,为确保学生实习与课堂学习的有序衔接,学院将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协调,统一学生的实习与上课时间安排,有效减轻企业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负担。

杨向宇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推进会明确了产业学院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之后,产业学院需持续深化产教融合,通过课程共建、师资互通、实习联培等方式,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新型电力人才,为新能源与配电网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文字录入:林奕丹 电气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