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城理青年行】电气工程学院“小井逐光创e团”赴井冈山开展非遗文化探索与传承实践活动

时间:2025-08-07 浏览量:14
分享

本网讯(记者 宇文煜)7月26日至8月3日,电气工程学院“小井逐光创e团”前往井冈山茨坪镇开展了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重走红军路,怀着对革命精神的崇敬与传承非遗文化的热忱,深入井冈山腹地,在实践中感悟历史,赋能文化传承。

踏访红色旧址,在烽火中筑起信仰根基

7月29日,在党员教师彭河平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前往黄洋界。成员们伫立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聆听红军击退敌军的英勇事迹,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力量。在坝上村急行军拉练中,队员们沿着崎岖山路前行,在汗水浸湿的衣衫中感受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豪迈气概。

实践团走红军路、做红军餐、聆听红色故事(潘佳良 摄)

在当地老乡家中,团队成员和老乡一同做红军饭。“祖辈把最后一碗米当作军粮,把最后一块布做军装”,老乡讲述的故事,成为团队理解“依靠群众”这一井冈山精神的生动教材。

追寻奋斗足迹,在历史进程中传承精神血脉

7月30日,实践团前往小井红军医院旧址以及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参观学习。旧址内斑驳的土墙、简陋的手术台及生锈的医疗器械,诉说着革命年代的艰辛。在领袖旧居简朴的陈设中,毛泽东同志使用过的竹椅、朱德同志亲手编织的竹篮,无不彰显着“艰苦奋斗、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

实践团参观红色旧址、体验编草鞋(潘佳良 摄)

在红军草鞋编织体验课上,队员们跟随老艺人学习搓草绳、编鞋形,体验“一双草鞋走天地”的不易,进一步坚定了传承与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信念与决心。

触摸乡土文脉,在非遗传承中汲取文化精华

7月31日,实践团抵达东上乡林氏祠堂,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堂狮灯代表性传承人林文辉。在林文辉的带领与讲解下,成员们参观了祠堂内陈列的龙灯、狮灯道具、刀具、锣鼓等,近距离感受全堂狮灯的独特魅力。随后,团队成员宇文煜和韦婷婷对林文辉进行采访,为完善“小井”AI智能体知识库搜集资料。成员们还学习了全堂狮灯的历史,体验了其核心乐器的演奏,感受非遗文化与红色历史的交融。

实践团拜访井冈山非遗传承人(潘佳良 摄)

8月1日,实践团采访客家山歌传承人江满凤。作为红军烈士江治华的孙女,她表示,“我唱的不是歌,是爷爷和战友们的故事”。实践团和江满凤一同走进客家山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故事背景,并被她的演唱所感动。采访中,双方围绕“如何运用小井智能体助力红色山歌焕发新活力”进行探讨,约定共同推动这些承载历史的旋律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此次实践活动让全体成员理解到,井冈山精神并非陈列于博物馆的展品,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力量源泉。未来,“小井逐光创e团”将带着这份收获,以青春之思与实践之力,让井冈山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永续传承,在传播红色故事、服务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彰显青年的使命担当。

文字录入:林奕丹 电气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