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阳星月 李娉婷 庄云麟 陈磊)9月20日下午,由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共青团连南瑶族自治县委员会主办的连南瑶族自治县第二届大学生实践创新大赛决赛,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白云校区)顺利举办。我校建筑学院“筑创美育 创造美好”突击队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阳光实践团共同闯进决赛,与省内外10支大学生实践团队同台竞技。最终“筑创美育 创造美好”突击队夺得大赛一等奖,七彩阳光实践团斩获大赛二等奖,珠宝学院“瑶乡幻彩”实践团获得助农直播卓越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展现了我校师生投身广东“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风采和优异成效。
颁奖现场(庄云麟 提供)
连南瑶族自治县第二届大学生实践创新大赛自8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省内外高校的32支团队报名参与。经严格评审,12支团队脱颖而出,晋级决赛。赛事围绕“乡村规划和绿美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和乡村集体经济”“文化创意和保育”“乡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四大主题赛道展开激烈角逐。决赛中,12支高校团队依次进行项目路演,完成现场答辩,全面展示创新成果与实践能力。评委基于项目实践性、创新性和现场表现力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审。
“筑创美育 创造美好”突击队进行项目路演(高颖彤 摄)
“筑创美育 创造美好”突击队:规划与文创双赋能,勇夺乡村规划赛道一等奖
建筑学院“筑创美育 创造美好”突击队由广东省第二批本科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孵化组建。该团队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今年7月3日至10日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村开展乡村规划、非遗活化与文创开发实践活动。油岭村是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也是我校“筑创油岭瑶乡艺术工作室”的开设点,该乡村工作室于今年7月由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为首批广东省“艺术乡见”工作室。团队在实践期间专访了多位非遗传承人,记录了传统技艺,结合实地勘察与当地需求,完成油岭新村、油岭老排村2张导览图及1张用地规划图;同时提取瑶族文化符号,设计出“阿贵哥与沙腰妹”油岭IP形象周边、明信片、农产品包装等10余款文创产品,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价值。
决赛中,团队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产业为用”的理念为核心,展示了团队从乡村采风、广泛调研、非遗挖掘、规划设计到文创开发的全过程,最终设计出瑶乡特色文旅路线与文创产品,展现对乡村发展的多维助力。其推动绿美生态建设与非遗传承、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思路,获评委高度认可,最终荣获乡村规划及绿美生态建设赛道一等奖。
“筑创美育 创造美好”突击队实践活动场景(庄云麟 提供)
七彩阳光实践团: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教育 斩获乡村公共服务赛道二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阳光实践团作为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校级立项团队,于今年7月13日至7月24日前往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进行了乡村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寨岗镇文化站和寨岗镇中心小学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公益课程,并得到当地政府和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七彩阳光实践团进行现场答辩(黎绮云 摄)
在决赛中,团队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以及对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的积极影响。从前期与寨岗镇政府的沟通对接,到根据当地青少年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再到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与创新实践,充分展示了完整的项目运作流程与扎实的工作成果。团队以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教育,促进乡村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念,为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最终荣获二等奖。
七彩阳光实践团实践活动场景(阳星月 提供)
据悉,我校已连续三年开展连南瑶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工作,今年6月进一步签订了“双百行动”帮扶协议书。学校团委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设立了连南瑶族自治县“双百行动”+“基础教育帮扶”专项,组织立项12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7月至8月,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珠宝学院、建筑学院以及校团委等12支突击队百余名师生奔赴连南瑶族自治县5个镇多个乡村,围绕特色产业、乡村规划、公共服务、文化创意等不同领域,开展政策宣讲、直播助农、科技兴乡、文化赋能、公益支教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连南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