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讯网(记者 洪贤迪 方添皓 王超)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积极引导学子投身基层实践,将关怀化为行动,将技术融入爱心,7月4日-12日,土木工程学院砼光筑径突击队深入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道开展了“有爱无碍,居家无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用专业的知识、青春的汗水和一颗颗赤诚之心,为辖区内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筑起了一道道居家安全的温暖屏障。
突击队员戴上眼罩体验盲人日常生活(社区工作人员 提供)
活动的起点,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沉浸式体验”。在花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突击队成员们在当地社工的引导下,通过精心设计的模拟游戏,亲身感受了视觉模糊、肢体受限等带来的日常挑战。蒙上双眼尝试倒水、单手解开绳结、模拟下肢不便进行座椅转移……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在感官受限后变得异常艰难。“眼前一片黑暗时,才真正体会到光明和方向的可贵;行动不便时,才深刻理解无障碍设施的意义。”队员徐慧珊在体验后动情地分享道。这场特殊的体验课,不仅拉近了突击队成员们与服务对象的心理距离,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带着体验后的感悟,突击队成员们分组走进社区,开始了细致的入户走访。他们耐心倾听特殊群体的心声,详细记录下每一个家庭对居家安全的迫切需求。从浴室需要加装的防滑扶手和防滑垫,到床边渴望的稳固护栏,再到方便紧急求助的呼叫装置,每一项需求都被认真记录在案。队员们对照清单,一丝不苟地进行测量、定位和安装。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遇到墙体坚硬导致打孔困难、个别辅具型号不匹配等问题时,也曾让他们感到挫败。然而,正是这些小插曲,磨砺了他们的意志,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安装失败让我们更懂得严谨准备和灵活应对的重要性,这比一次成功的安装收获更大。”队员们如是说。
突击队成员在讨论居家安全案例(社区工作人员 提供)
在积累了丰富的实地经验后,突击队成员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广泛的居家安全知识普及。他们结合走访中遇到的四个典型居家安全案例,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方案设计,探讨如何为不同情况的病残家庭量身打造更安全、更便利的无障碍环境。
突击队员帮助老人安装辅具(社区工作人员 提供)
7月8日-7月11日,在四户急需帮助的居民家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电钻声,突击队成员们再次上门,这次他们带来了解决方案和满满的行动力。在需要防滑的湿滑卫浴间和天井仔细铺设防滑垫,为步履蹒跚的老人在走廊、卫生间关键位置加装了稳固的扶手……看到家中新添的安全设施,老人们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突击队成员在讨论制作宣传册(王超 摄)
活动的最后一天,一份承载着集体智慧的“有爱无碍,居家无忧”居家安全宣传三折页诞生了。突击队成员们集思广益,将辅具安装的场景图、使用小贴士、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等实用信息,巧妙地融入三折页的设计中。生动的插画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让专业的居家安全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触手可及。
此次实践活动,突击队员们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花城街助残事业贡献了青春力量,实践团成员洪贤迪表示“小小的扶手,撑起的是晚年的尊严与安稳;细微的关怀,传递的是社会最朴素的温度。” 砼光筑径突击队将继续以专业所学投身基层实践,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与时代使命,为更多家庭提供便利的服务,真正实现有爱无碍的美好愿景。
文字录入:杨文娟 土木工程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