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陈先桂)7月6日至16日,“汽志友爱服务队”实践团在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学府社区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全方位成长计划”儿童兴趣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儿童成长,丰富兴趣体验,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围绕兴趣培养、科普教育、红色文化等领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实践课堂,促进社区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5日,“汽志友爱服务队”实践团于B6-203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前动员会议。实践团指导老师邱冰妍与实践团负责人方亿宏共同为全体团队成员制定活动计划,明晰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行前动员会议(方亿宏 摄)
非遗浸润,传承千年智慧根脉
非遗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是跨越千年的文化种子。精心设计的课程让非遗跳出博物馆的玻璃展柜,成为孩子们可触可感的实际体验。植物拓染课上,花叶脉络在布帛晕染的瞬间,延续的是古人“观物取象”的审美智慧,锤子轻敲的力度里藏着与自然共生的生命哲学。武术课的抱拳礼与马步,绝非简单的肢体训练,而是“未曾学艺先学礼”的武德传承,一招一式中散发的是“刚柔并济”的东方哲学。
红色铸魂,厚植家国情怀根基
红色文化的传承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之中。沙画盘里的彩沙勾勒出的国旗与天安门,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峥嵘岁月的微型缩影,指尖拨动沙粒的动作,恰似在触摸先辈用赤诚铸就的精神丰碑。红色童谣的旋律里,孩子们的嗓音传唱的不仅是音符,更是一份信仰,歌声回荡间,让“薪火相传”的使命悄然在心底扎根。实践团的队员们跳出了说教框架,让家国情怀通过艺术表达转化为孩子们可理解、可共鸣的情感体验。
实践团开展儿童兴趣课堂(张亚君 摄)
科创赋能,融合现代探索精神
科学探索与生活教育课程,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了时代活力。水火箭冲破天际的刹那,点燃的是“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孩子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对升空的好奇,更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垃圾分类游戏中,藏着“天人合一”古老智慧与“绿色发展”现代理念的对话,让环保意识在互动中内化为行动自觉。寓教于乐的科普课程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孩子们在文化传承中学习到了科学的知识。
活动现场(张亚君 摄)
在为期十天的“童心港湾,幸福社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深入社区,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欢乐。从筹备到实施,实践团成员在儿童兴趣课堂中播撒知识种子,激发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实践团成员陈先桂同学表示:“携手童心,共筑幸福,我们愿以青春之名,点亮社区文化的璀璨光芒,让爱与希望在这里生根发芽。”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携手社区,深耕文化土壤,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幸福社区添砖加瓦。
文字录入:文秀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