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陈少玲)为切实提升教师课堂授课规范与教学实效,强化教学核心能力建设,7月22日至23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在B7教学楼,分三组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暑期专项活动。学院院长姚若河、副院长曹英烈、教学督导组全体成员及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冯金垣和贺前华教授以及其他兄弟高校的专家共6人,组成校外专家团队,与学院督导分别组成三个评委小组,对教师课堂授课规范和过程材料进行针对性评审。
活动现场(陈少玲 摄)
活动聚焦课堂教学实战能力提升,采用“教师展示+校外专家与学院督导点评”的形式开展。活动开始后,教师们依次登台,围绕课程核心知识点进行片段教学展示。绝大部分教师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充实,授课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流畅,课堂节奏把握得当,能有效运用案例启发、问题引导等方式增强互动,板书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普遍重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展现出良好的教学作风。专家和院内督导在点评环节,既肯定了教师们在内容把握、案例选取等方面的亮点,也指出了教师们有待提升的方面。
总结反馈会现场(陈少玲 摄)
教学展示环节结束后,学院于23日下午组织召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总结反馈会。院领导、校外专家、学院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研讨,全面梳理了此次活动。专家组认为,学院青年教师进步巨大,学院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成效显著,同时也从以下方面给学院提出建议:一是可进一步开展课堂节奏掌控、教学设计高阶能力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等能力培养,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二是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合技巧培训,锤炼教师结合专业内容传递价值引领的能力。三是鼓励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互动实效与课堂吸引力,激活学生上课思维。四是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开展分类、分阶段的不同主题培训,并做好递进式能力培养的长期规划。
曹英烈指出,此次活动让学院看到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着力点。下一步,学院要做好总结和反思,组织精细打磨活动,对展示中反映出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改进,同时组织学院层面的示范课观摩与学习,推广优秀经验,带动全院课堂教学水平整体跃升。姚若河在总结中强调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是系统工程,必须抓关键、抓少数,分类研究和制定提升方案,精准施策,明确短期整改目标与长期建设规划,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取得扎实成效。
此次暑期专项活动,是学院全面审视课堂教学和过程材料规范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筑牢人才培养根基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战演练与精准把脉,学院将进一步找准着力点,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字录入:高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