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谭翠滢)为活化新会区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和强化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确实做到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7月19日-8月15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团队红侨实践团参加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青年暑期实践活动,以“青春欢庆建党百年”为主题,全面摸底调查新会区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应方案。
红侨实践团成员(黄冠松 摄)
确定选题,明确方向
7月19日,新会区区委办、区府办、团区委相关负责人就举办青年暑期实践活动的初衷目的、纪律要求及课题内容等进行详细讲解,并由专业指导老师就如何开展调研、撰写有效调研报告以及利用新媒体展示调研成果等进行讲解和辅导。活动调研涵盖五大选题:青春欢庆建党百年、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厚植产业底蕴、促进提成城市品质以及挖掘激发文旅活力。每个选题分为A、B两组,共十组成员。红侨实践团是第一项目B组,组名为“字节青年”。经指导老师与小组成员讨论后,确立调研方向为:探讨如何有效活化新会区红色教育资源,增强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使党史教育向人民群众走深走实。
收集资料,指定目标
7月21日-25日,“字节青年”小组开始进行实践调研,确立调研方向、调研方法、实地走访地址,安排第一周活动行程,并利用网络收集相关政策和资料,初步了解新会区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现状。为更好开展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摸排,小组成员分别从网络、文献、政策等方面对新会区红色教育资源进行背景和现状的资料收集,并从不同层面了解新会区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
“字节青年”小组与陈耀强先生进行交流(张晓渝 摄)
实地走访,问卷调查
为实际了解红色教育资源现状,捕捉第一手资料,7月22日-8月6日,“字节青年”小组先后前往周恩来纪念馆、大鳌镇桃荫别墅、司前松山炮楼、古井名人馆等红色教育资源地参观学习,并与当地讲解员、负责人进行交流、采访。通过实地走访,他们了解到新会区有形和无形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情况及周边环境的改善状况。面对面访谈时,“字节青年”小组结合访谈提纲与当地红色教育景点讲解员亲切交谈,并有幸与大鳌桃荫别墅陈照薇后人陈耀强先生进行交流,了解到大鳌桃荫别墅作为江会地区升起第一面红旗背后蕴含的人民的“红旗精神”。司前松山炮楼则依据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榕树下的讲堂”,展现其背后坚定的“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司前党建委办干部苏宇阳表示:“在后疫情时期,司前红色教育发展在镇委和区委政府的引领下有序进行,计划在9月30日开展大型松山战斗纪念教育线路活动,以带动司前人民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地红色历史。”
为深入了解目前新会区青少年对红色教育文化的理解问题,“字节青年”小组参加了2021年万胜星火计划夏令班学生试课活动,并对期间授课的初高中生提出课程完善意见。此外,他们通过问卷星平台,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开展“以学生群体为主,兼听家长、老师群体反馈”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小组总结出当前新会区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优势及存在的短板,为之后提出改进方案提供了有效的现实资料。
汇报现场 (周锦萍 摄)
分析总结,提出方案
基于为当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的初衷,小组成员将获悉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现状与相关经验、意见相结合,以“两大方向”为指引(利用身边的红色和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三大角色(学习者、宣讲者和传承者)为任务作为方案的中心内容。8月15日,“字节青年”小组通过PPT展示、现场讲解、调研报告分析等向团区委汇报本次实践活动成果。小组还拍摄了《青春庆党·奋斗强国》比赛视频,以优秀的表现获最终评比二等奖(92.23/100),群体排名(2/10),获得了主办单位的认真点评和肯定。
学思践悟,收获颇丰
此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字节青年”成员都表示,青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青年一代的力量和新颖见解,在了解家乡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家乡贡献了一份力量。陈炜成同学谈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不轻易妥协放弃,才能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有足够的底气,以傲人的骨气去支撑自己的志气。”
据悉,红侨实践团(字节青年小组)旨在通过新会区红色教育资源使党史学习教育向人民群众走深走实。接下来,新会区区委政府工作人员将与小组成员进行详谈,有望进一步将小组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活动方案落实,推动新会区红色教育资源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文字录入:陈思宇 外国语学院;编辑:曾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