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杜丽莎)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4月26日,珠宝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带领2023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两个班级学生,分赴佛山市瑞蒽服装有限公司、瑞龙科技服饰有限公司及锦纶会馆开展《设计调研》实践课程。通过企业课堂、智能产线观摩、非遗技艺体验等形式,构建“理论+实践+文化传承”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并推动校企共建“岭南非遗服饰创新实践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上午,服装与服饰设计1班学生前往瑞蒽服装有限公司进行实践研学。企业通过专题讲座和智能产线观摩,重点展示了3D虚拟制版、AI辅助设计等前沿技术。瑞蒽服装总经理谢总解析数字化转型下服装产业的变革,强调“人机协同”对提升设计效率的核心作用。师生随后走进智能化车间,实地探访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吊挂式智能系统、激光裁剪及智能分拣技术引发学生对“柔性生产”“零库存管理”等议题的深入探讨。
专题讲座(杜丽莎 摄)
与此同时,2023级服装与服饰设计2班全体学生前往瑞龙科技服饰有限公司进行实践研学。企业聚焦“无缝制衣工艺”,总经理郭总解析“科技驱动功能服饰革新”战略定位,展示工艺升级路径。师生深入无尘车间,观摩运动功能服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工艺,重点关注热熔粘合与超声波焊接技术——通过高分子材料融合替代缝线,实现服装零线迹一体化成型。学生近距离观察TPU复合面料精密热压成无缝冲锋衣的全过程,切身感受技术突破对产品形态的重构力量。
无缝工艺参观(杜丽莎 摄)
现场讲解(杜丽莎 摄)
下午,师生共赴百年锦纶会馆,开展香云纱非遗技艺研学活动。香云故里集团董事长王总通过莨绸实物与影像资料,生动阐释“三洗九煮十八晒”古法工艺及“天人共作”的智慧内核,强调“敬畏非遗本真”的活化理念。学生沉浸式体验香云纱手作流程,从裁片缝制到金属铆钉组装,完成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功能的手作包,切身探索非遗技艺与当代设计的融合可能。
香云纱专题讲解(杜丽莎 摄)
香云纱手作包体验(杜丽莎 摄)
实践环节中,学生在非遗工坊中体验香云纱创意设计全流程,运用传统手工针法缝制包体,以金属铆钉精准对接牛皮提手与香云纱包身,历经3小时最终完成极具岭南特色的香云纱手作包。
本次实践活动创新教学范式,打破传统教学场域限制,构建起非遗技艺活化+智能技术应用的双重知识架构。校方教学团队将加速推进校企合作,整合企业先进技术资源与非遗传承力量,着力培育具有数字化思维与传统工艺底蕴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携手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创新动能。
文字录入:熊涛 珠宝学院;编辑:许晗星